欧美日韩一卡二卡3卡4卡-日韩免费视频精品一二三区-极品粉嫩av一区二区三-欧美一级a一级a爰片免费免免

   您當(dāng)前的位置:   首頁 >> 科普宣傳 >> 正文

堰塞湖的形成原理及危害

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11-01-20 16:34:34  作者:本站編輯  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   

堰塞湖是地震次生災(zāi)害之一,是由火山熔巖流,或由地震活動(dòng)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。由火山熔巖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稱為熔巖堰塞湖。

 形成的原理是:一是原有的水系;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。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巖流,可能是地震活動(dòng)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體,可能是泥石流,也可能是其他的物質(zhì);三是河谷、河床被堵塞后,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;四是儲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。

在歷史上因?yàn)檎鸷笱呷臐Q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例子很多,其中,在四川疊溪到茂縣的路上,有一處“疊溪海子”的湖,該湖是1933年2月25日7.5級地震形成的堰塞湖。當(dāng)時(shí),地震造成方圓20多個(gè)羌寨覆滅,6865人遇難,一個(gè)多月后堰塞湖崩壩,沖毀下游的茂縣、汶川、灌縣(今都江堰市)沿江村鎮(zhèn)大半,2萬余人在洪水中喪生,造成罕見的地震水災(zāi)。

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