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重慶自然博物館“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”授牌儀式暨工作座談會在北碚區(qū)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陳列館舉行。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杜瑋,市文旅委副主任幸軍,重慶自然博物館館長高碧春出席儀式并共同揭牌。
座談會上,重慶自然博物館匯報了2021年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創(chuàng)建相關情況及2022年地震科普宣傳工作計劃;參會各方就進一步做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展開親切交流。幸軍表示,要大力推動博物館的展覽更加貼近民眾,積極探索新形式新方法,講好歷史故事,讓民眾看得懂、有興趣;要融合好自然博物館的豐富歷史文化和優(yōu)質(zhì)自然科學等資源,加強與地震、科教等部門的對接,讓博物館成為科普教育的前沿陣地。
杜瑋表示,北碚地震臺歷史厚重、資源寶貴,既奠定了重慶地區(qū)地震工作的堅實基礎,更承載了我國地震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流金歲月。重慶自然博物館在保護好、利用好、傳承好這個重要資源中做了大量工作,此次獲評“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”實至名歸。希望博物館以此為新的起點,有力發(fā)揮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的輻射作用,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、加大科普力度、加深合作交流,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,推動科普知識傳播和民眾科學素養(yǎng)提升作出更大貢獻。